关于安徽地方戏曲传承的提案

 二维码 39
发表时间:2024-01-09 19:52作者:闻天

安徽历史上专业表演艺术种类较多,黄梅戏、徽剧、泗州戏、花鼓灯、庐剧等。然而现如今,让人耳熟能详的地方戏曲已经为数不多。作为安徽本地人,不能否认的是,安徽地方戏曲确实呈现出衰落的趋势。

  当前,安徽戏曲文化传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:

  1.演员队伍萎缩,大演员紧缺。 由于很多剧院演出少,收入低,很多演员为了生计不得不改行转业,演员越来越少,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,“老的上不去马,少的提不起枪”,拥有杰出表演经验的大演员是一个剧种繁荣发展的必备条件,然而,现在大多数剧团都缺乏大演员、名演员。 2.经典剧目缺乏,传统剧目失传。 在上一世纪的社会变迁中,很多传统剧目失传丢失,传统戏曲的传承出现断崖,为了安徽戏曲的发展,必须创造经典剧目。 3.观众数量减少,年龄增大。 戏曲衰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观众越来越少。一方面,科技信息发达的今天,娱乐形式多元化,年轻人更加喜欢时尚的娱乐形式,对传统戏曲不感兴趣。另一方面,部分传统戏剧传达出一些封建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,与现代价值观相悖,也导致观众越来越少 ,主要观众群平均年龄偏大。 以上三个方面都显示出安徽戏曲如今发展的多重“危机”,然而危机并不意味着消亡,相反,我们可以在危机中找寻转机,化转机为生机,并将戏曲持续发展。

  为此,提出创新安徽戏曲发展的建议:

  1.实施“戏曲艺术振兴工程”。建议由安徽省委、省政府下文部署协调各有关部门,出台安徽省扶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相关政策,把关心和支持戏曲艺术发展提到各级政府的工作议程。制定戏曲近期和中、远期保护规划,建立、完善戏曲的经济扶持政策、社会保障政策、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,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安徽戏曲艺术事业全面振兴。

  2.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,保持当地特色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的审美和娱乐需求越来越多元化,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,戏曲大师的经典力作具有丰厚的思想文化内涵,必将拥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,继续满足着人们的审美和艺术追求。文艺与社会的发展不是同步的,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,任何一种艺术品类的出现都有其自身的形成、发展的过程,实现传统戏曲现代化的过程,必须研究并遵循戏曲艺术的自身发展规律,同时保持当地的特色。

  3.全面改革戏曲,促进剧种和剧目的保护传承和推陈出新。戏曲的首要任务便是剧种和剧目的保护传承和推陈出新。一方面,剧种的多少是衡量戏曲是否繁荣的重要因素,每一个剧种都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,扶持正在成长的剧目,并不断发掘创造出潜伏的新生剧目,致力于经典剧目的创造。如果每个剧种都能创造出如《天仙配》、《女驸马》一类垂范千古的经典名剧,时代再如何发展,戏曲也不至于成为“夕阳艺术”。

  4.着力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。戏曲的舞台生命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演员的表演力,没有演员的表演,再好的剧目也是枉然。因此,要想辉煌传统戏剧,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,既要精心培养现有演员,又要发展后备人才,青黄相接,为演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,避免后继无人。

  5.以旅游文化为背景进行推广。安徽旅游文化目前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,为了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安徽戏曲 ,可以在各大旅游景点建立安徽戏曲播放系统;在重要文博景点搭建戏曲舞台,邀请戏曲艺术家们前来演绎,并通过创意体验旅游的方式,让游客可以上台体验安徽戏曲的乐趣,这样便能更高效的推广以及传承安徽戏曲。 戏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,在口耳相传中融入现代生活的日常,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文化增强了自信,戏曲能赢得年轻人,也可以赢得更美好的未来!(提案者:何云)


中国戏曲网是公益网站,免费为票友,社团,演员,剧团宣传推广,有事您说话! 联系电话:15116958584(微信同号) Email:623566997@qq.com

------中国戏曲网官方公众号 -----

ABUIABAEGAAg2dTsuwYogrO5lgQw8Ak4-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