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黄梅戏《不朽的骄杨》:“骄杨”何以“不朽” 二维码
573
发表时间:2024-02-01 15:08 作者:江飞 2023年12月27日,“新时代 新徽班 新气象”精品剧目展演活动重要剧目——黄梅戏《不朽的骄杨》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。之前的开场大戏徽剧《刘铭传》让观众记住了一位保家卫国、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,这回又心甘情愿地为舍生取义、不让须眉的“湖湘女杰”杨开慧掬一把泪。尽管此前京剧、越剧、豫剧、湘剧、评剧、话剧、歌剧等舞台艺术对杨开慧的伟大形象均已有塑造,但这部由韩再芬首次担纲导演兼主演的黄梅戏《不朽的骄杨》,依然迎难而上,另辟蹊径,聚焦身陷囹圄的杨开慧生命的最后四个时辰,以“咏蝶”“绝境”“芳华”“湘恋”“期待”“花放”六个华章,高度凝练集中地再现了其短暂的一生,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、有情有义、“热爱生命,更追求真理”的巾帼英雄形象,展现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、革命精神之壮美与黄梅戏写意抒情之优美相交融的美学风格。唐跃称赞其是“红色题材的诗性表达”,王长安赞赏其“摹情弥真,动人弥易”,都可谓中的之论。 “骄杨”何以“不朽”?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”(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)唐人孔颖达在《春秋左传正义》中对德、功、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:“立德谓创制垂法,博施济众”;“立功谓拯厄除难,功济于时”;“立言谓言得其要,理足可传”。简言之,就是要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,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,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。杨开慧短暂而伟大的一生,是当得起这“三不朽”的:监狱中,在反动军阀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之下,她始终不为所动,坚决拒绝在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的声明上签字,“是人都有贪生念,意志情操重于命。我与润之结连理,不离不弃一生情”。这是对“天寒地冻情不老”的爱情的坚贞不渝,亦是对革命意志和道德情操的自我坚守,此可谓“立德”。舞台上,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毛泽东,是杨开慧不惜牺牲自我以保护的不在场的在场者。她拒绝签字,义无反顾地将自己送上刑场,坚守了二人“信念最相守”的承诺,粉碎了反动军阀的“诛心计”,更保全了毛泽东的革命信心和决心,此可谓“立功”。在核心唱段《静等枪声震天响》中,她发出既异乎寻常又铿锵有力的“六枪”召唤,既是回忆自己29年往事的临终遗言,又是激励后人奋进的革命宣言,更是对未来人民获得解放的胜利预言。“人啊!一生再短,都应闪光,为革命,润之为我指方向!为了党,静等枪声震天响。”“这枪声震得天发怒,乌云压城怎会有希望?枪声就是雷声的轰鸣,行动起来把旧世界全砸光。”“这声枪响是未来的捷报声,新中国定会屹立在东方,人人平等再也不会受压迫,当家作主美好生活心欢畅。”此可谓“立言”。“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。若为真理故,二者皆可抛。”如此立德立功立言的“骄杨”可以说是伟大的,是不朽的。 戏剧是舞台的艺术,是时空的艺术,我认为此剧**的成功在于,做到了戏剧时空与舞美设计的完美融合,做到了意象表达的虚实相生。剧中,时间与空间的整一与变形、有限与无限都表现得尤为充分。整部戏的主体部分都凝缩在最后四个时辰和一间阴暗可怖的监狱中,这样的整一而有限的物理时空,有利于特定故事情境的营造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,也正是为了后者而开掘出三重变形的可能性:一是时间一变为三,从“绝境1930年”闪回到“芳华1915年”和“湘恋1920年”;二是空间一变为三,从监狱闪回到“湖南**师范校园操场旁”和“某中学礼堂”;三是人物一变为三,由“绝境杨开慧”变身为“芳华杨开慧”和“湘恋杨开慧”。这样的三重变形,借助“收光”“切换”的无缝衔接的无场次演出方式,有效打破了时空凝缩与线性叙事的局限与有限,也打破了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的区隔与界限,联通了杨开慧从觉醒到斗争再到牺牲的生命历程,也联通了个体与社会、自我与他者、现实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,在践行古典“三一律”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创新和突破。韩再芬在表演时也特别顾及到“绝境杨开慧”作为革命者、妻子和母亲的三重身份,把大义凛然、忠贞不渝与舐犊情深的三重情感拿捏得恰到好处,极富张力,使得一个立体的、鲜活的、可信的“杨开慧”形象跃然台上。 与之相应,该剧的舞美设计具有鲜明的时空性、象征性与审美性。整体上的方形画框式构图设计,似乎象征着无处不在又无法摆脱的牢笼,给人以视觉上的压迫感和画中有画、景中有景的层次感,尤其是当“三个杨开慧”按照年龄由远及近,呈三角形依次站立,层层画框与层层台阶组合成一个纵深感极强的空间结构,实现了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,时间与空间在一个生命体上铺陈叠加,舞美设计与戏剧时空达到契合,象征意味油然而生。最动人之处在于意象化的审美表达,如序幕“咏蝶”,既是“蝴蝶咏”,亦是“红梅赞”,纱幕上出现的白色蝴蝶在雪花中顽强飞舞,寻找红梅,表意着杨开慧在面对邪恶势力时的沉着冷静、从容不迫,为了红色真理而舍生取义;在尾声“花放”中,压抑窒息的牢房消失不见,一片广阔无垠的旷野展现在眼前,实体平台与虚拟阶梯虚实相接,连为一条通往未来美好世界的天路,死亡如鲜花怒放,如涅槃重生;在《我失骄杨君失柳》的主题曲中,三个杨开慧跨越时空彼此携手,向身后出现的杨开慧的原型照片鞠躬致敬,天幕上的红梅和舞台上的骄杨彼此映照,生命的消逝与审美的重现融合为一,让人不由地感叹、缅怀和深思——或许真正不朽的,不是某个个人,而是前赴后继的人民,是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! (作者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、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) 来源:光明网-文艺评论频道 中国戏曲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 本网所刊登文章,图片及视频,除原创频道外,若无特别版权声明,均来自网络转载; 联系电话:15116958584;邮箱:623566997@qqcom |